当前位置:产业领域 > 能源综合服务

助力园区发展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截至2017年,我国已有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和享有相同政策的特定工业园区219个,已由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扩展到全国31个省份。开发区的类型不断拓展,数量逐步增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但与此同时,开发区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逐渐突出,正成为制约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17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开发区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要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并且要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园区和城镇工商业用户的能源价格,越来越受到园区管委会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依据相关的报道和公开数据,我国目前确实存在交叉补贴导致的能源价格倒挂、工业企业的电价和气价高于美国等问题,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是降低园区能源价格、增加区域竞争力、促进园区招商工作的有效手段。

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对发展和建设能源互联网有极好的基础条件。一是我们国家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集成规划、建设、运营的模式较易实行。第二是我们国家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转折期,即将建设的一批新工业区和新城镇,能源需求具有刚性增长特征,治理能源消费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摆在了城市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由于资源有限,本着土地集约化开发的原则,工业、商业、居住功能会在区域内复合发展,能源供应的需求是多样的,而所需的冷热电恰恰可以集成互补、优化配置。第三,近年来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燃气发电、光伏、热泵等技术日趋成熟,能源互联网的技术保障日益增强,从理念逐步转入落地。

 

能源综合服务的六大产业

能源互联网建设,将推动能源公司从单纯从事传统能源业务升级为开展能源综合服务的双属性产业公司,可开展六类业务,同时布局于资金密集型的能源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构建的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能效和服务水平为宗旨的能源服务业,投资需求大,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众多,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通过构建合作共赢的能源互联网发展生态,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